電氣連接信號傳輸關鍵元件:連接器
什么是連接器?
電子連接器是系統或整機電路單元之間電氣連接或信號傳輸必不可少的關鍵元器件。借助連接器可實現電線、電纜、印刷電路板和電子元件之間的連接,根據電子設備內外連接的功能,互連可分為五個層次。從功能上來說,傳統的連接器有三大基本性能——機械性能、電氣性能、環境性能。此外,隨著 5G 時代到來,連接器亦承擔著轉化電信號、光信號、屏蔽等功能;不同應用領域的連接器性能側重點不同,在手機連接器領域,電氣性能注重:抗干擾、低而穩定的接觸電阻、機械性能聚焦輕薄/體積小/精度/抗振動等,環境性能則關注熱阻、防熱等問題。
電子設備內外連接五個層次:
芯片封裝的內部連接。
IC 封裝引腳與 PCB 的連接:IC 插座。
印制電路與導線或印制板的連接:印制電路連接器。
底板與底板的連接:機柜式連接器。
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連接:圓形連接器。
連接器基本結構分為 ①接觸件;②絕緣體;③外殼(視品種而定);④附件。從原材料來看,上游主要包括有色金屬、塑膠、電鍍材料等,金屬材料主要用于接觸件,為避免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受到過多阻礙或衰退,其多采用磷銅、黃銅、紫銅等銅材作為原材料;塑膠材料用于外殼,以 PA、LCP 等為主;在電鍍材料的選擇上,以鍍金、鍍錫、鍍鎳和鍍銀等為主。分析連接器廠商成本,原材料為主營成本的主要部分,占比 40-70%不等,同時原材料價格受基礎原料價格和市場供需關系影響,18 年勝藍科技原材料占比 60.99%、電連技術原材料和電鍍服務占公司產品生產成本的比例超過 50%。
連接器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研發生產設備投入大。從制造流程來看,電子連接器制造可分為四個流程:沖壓(Stamping)、電鍍(Plating)、注塑(Molding)和組裝(Assembly)。沖壓、注塑環節主要是通過模具對材料進行加工,然后根據產品功能要求的不同對零部件進行再處理,完成后將零部件進行組裝形成產品入庫。從設備來看,模具加工設備中的慢走絲機、精密火花機等高端精密進口設備單價高,一般都在數百萬元;此外生產過程中的高精密沖壓設備、高精密注塑設備以及各種測試設備亦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行業壁壘、技術水平與特點:連接器根據連接環境性能進行定制化設計,在技術上有著生產技術+模具開發等壁壘;此外,由于需要緊貼終端客戶(開發每款新產品之初就必須參與到設計與開發工作之中),也具備一定的客戶認證、粘性等壁壘;在生產方面,連接器有著型號多、小批量、多批次等特點,在規?;a、供應鏈人才方面也有著很高的要求。
怎么理解連接器行業?
1. 行業競爭充分穩定增長,集中度持續提升
連接器行業競爭充分,整體穩定增長,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連接器是系統或整機電路單元之間電氣連接或信號傳輸必不可少的關鍵元器件, 總體市場規?;颈3种€定增長的態勢。 據 Bishop&Associate, 2018 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達 668 億美元,較 2017 年提升了 11%,連續兩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且自 2012 年以來年復合增長率約為 5%。從應用來看,主要應用領域汽車(23.6%)、通訊(22%)、消費電子(13.5%)、工業(12.3%)、軌交(7%)、軍工等。從市場占有率來看,由于競爭充分、供應商客戶關系相對穩定、并購重組頻繁,全球連接器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全球前十大連接器廠商份額從上世紀 80 年代的 38%提升至 2017 年的 61.0%左右,其中前三名(TE Connectivity、安費諾、莫仕)就占了超 30%的份額。
連接器行業下游分散,受單一行業影響較小
2.連接器行業具有抗周期性強,與下游增減同步兩大特點:
與半導體行業相比,連接器行業抗周期性強。連接器上游產業主要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稀貴金屬等原材料加工行業,下游產業主要為汽車、通信、消費電子等領域,應用范圍極其廣闊。與半導體行業相比,除 2010 年經濟形勢轉好(08 年金融危機)帶來行業增速大幅上升以外,連接器行業 2011-2018 年增速都較為平穩,抗周期性強。此外,不同行業周期性不同,受益于擁有多種下游產業,連接器行業市場波動較為平穩。
連接器行業下游應用分散,受單一行業變動影響較小。作為電子元器件之間的連接橋梁,下游產業的技術變革、需求變化都直接影響著連接器市場的生產制造標準和產銷。連接器行業下游應用分布較為平均,市場規模增減受五大主要下游產業(汽車、通信、消費電子、工業、軌交)驅動。
中國連接器市場:規模/增速第一、集中地提升、高端競爭力不足
中國連接器市場規模全球第一,增速超越全球,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隨著產業鏈轉移、外企來華設廠以及需求增速大,我國連接器市場從無發展到至今的全球第一大連接器市場,根據 Bishop&Associate,2018 年我國連接器市場規模為 209 億美元,占據了全球 31.4%的市場份額,其次歐洲、北美分別占比為 21.1%、20.8%。得益于汽車、通訊、消費電子市場的滲透加速,中國連接器市場在將近20年間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07%,遠高于3.97%的全球連接器年復合增長率。市占率方面,根據營收規模來看,我國連接器前五的企業分別為立訊精密、長盈精密、中航光電、得潤電子和航天電器,CR5 從 2010 年的 5.14%提升至 2018 年的 42.77%,行業集中度同樣持續提升。
我國連接器主要以中低端為主,高端連接器占有率較低,但需求增速較快。雖然我國是全球第一大連接器市場,但由于我國連接器行業起步相對較晚,目前生產的連接器主要以中低端為主,高端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較低。目前,我國連接器廠商約有 1000 多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約 300 家,本土制造企業約 700 余家,集中分布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我們將參與國內連接器市場競爭的企業可分為四大類:歐美大型跨國企業、日本和臺資大型跨國企業、國內少數有自主品牌的領先企業、數量眾多的國內中小型企業。具體看我國本土連接器企業在細分領域占據一定的競爭優勢,從行業情況來看,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的連接器企業盈利能力較高,其他消費電子、家電等領域連接器企業附加值較低、普遍利潤率較低,新興和高端產品可維持較高的盈利水平。
國內連接器行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標準跟隨者,自主研發較少。沒有自己的產品標準,只能跟隨國外成熟的產品標準,也就注定只能生產市場上很成熟的產品,這類產品往往市場價值低,如 RJ45,USB 連接器等;或仿制國外有知識產權的產品,冒侵權的風險。
生產精度、性能較低。國內能生產高精度(如用于測量)和高性能(如用于軍工或太空或高端服務器的高頻產品)的連接器的廠家很稀少。我國汽車、通信、工業等高端市場仍被國外廠商占據。國內廠商連接器穩定性能不好,電鍍水平較低。
原材料采購局限性、設備海外采購周期長投資重
規模效應不及海外,無成本優勢
1. 國內外連接器廠商對比:同:并購橫向拓展;異:體量盈利水平差距大
國內外主要連接器上市公司對比 :2018 年連接器全球前五家連接器制造商分別為 TE Connectivity(泰科)、Amphenol(安費諾)、Molex(莫仕,已在美股退市)、Aptiv 和 Foxconn(鴻海集團&富士康),占據了 50%以上的市場份額。進入全球連接器前五十名的為立訊精密、中航光電、得潤電子,分別位于第 8、13 和 18 名。由于莫仕公司在美股退市,所以我們采用前四大全球連接器上市公司財務指標與中國國內前五大連接器制造商(立訊精密、中航光電、得潤電子、長盈精密、航天電器)進行對比分析。
發展邏輯:全球連接器企業橫向并購覆蓋實現下游全覆蓋,高端里領域具備競爭力;國內連接器也出現并購浪潮,集中度提升。以泰科和安費諾為首的全球巨頭通過收購持續橫向拓張,兩家公司連接器產品集中在下游汽車、通信、消費電子、國防軍工、軌道交通等高端領域,且各巨頭在國內市場布局持續滲透,均在華設廠配合國內客戶生產研發,如安費諾在中國設有 52 個廠,覆蓋中國 15 個城市、TE Connectivity 在中國擁有約 38,000 名員工,建立了 16 個生產基地。我國國內龍頭廠商于 04/10 年左右上市(高端航天領域再到家電、通訊消費電子等),亦通過并購拓展下游連接器行業,通過上延產業鏈垂直整合,同時亦大力發展除連接器之外的其他業務板塊。
從產品種類及覆蓋領域來看:國外連接器上市公司產品覆蓋范圍更廣,國內公司產品應用集中在汽車、通信、消費電子領域:
1) 國外連接器公司:泰科和安費諾連接器產品五大應用領域全覆蓋。泰科電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無源電子元件制造商;安費諾是全球最大的連接器制造商之一,兩家公司連接器產品在汽車、通信、消費電子、國防軍工、軌道交通領域均有涉獵;安波福是全球領先的乘用車、商用車及其它細分市場的電子與技術供應商,汽車連接器是其主打產品;鴻海精密連接器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和通訊領域。
2) 國內連接器公司:除中航光電外,其他公司產品應用集中在汽車、通信、消費電子三大領域。國內第一大連接器制造商立訊精密應用領域包括汽車、通信和消費電子,其中消費電子領域占比 90%左右;中航光電在五大連接器應用領域均有涉及,主營業務為電連接器、光器件及光電設備、線纜組件等,射頻同軸連接器系列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得潤電子主打消費電子連接器產品和汽車連接器;航天電器連接器產品主要涉及在汽車、通信、國防軍工領域;長盈精密 68%的業務在消費電子領域,29%的業務在通信領域,只有極小業務涉及汽車領域。
盈利能力:與國內公司相比,國外連接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總體強健。各廠商盈利能力受到下游應用領域特性以及整體主營產品業務等多因素的影響;具體來看,剔除未公布 2019 年盈利數據的臺股鴻海精密。從營收及凈利潤來看,國外連接器公司占據前三名,全球連接器排名第一的泰科電子在營收和凈利潤上都遠遠領先于其他連接器制造商。從行業來看,汽車、國防軍工以及其他行業如消費電子高端領域的廠商凈利率較高,國外:泰科(汽車)、安費諾(高端);國內國防軍工:中航光電、航天電器。
1.3.2. 國內連接器廠商對比:下游聚焦,龍頭在全球具備一定競爭力
中國大陸連接器廠商競爭力在全球來看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從全球地位來看, 根據連接器制造商 17/18 年的總銷售額進行綜合排名得出 19 年全球前 50 連接器制造商名單, 中國大陸有三家上榜: 立訊精密、中航光電和德潤電子,分別排名 6/13/16。從細分應用下游來看, 中國大陸企業在電腦/外設(立訊全球排名 3/德潤 5)、設備(立訊排名 1) 、通訊數據設備(立訊排名 3) 、消費電子(立訊排名 5)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從國內行業整體水平來看, 我國連接器起步相對較晚, 生產的連接器主要以中低端為主, 高端競爭力不足,上市的連接器企業相對較少。主板 A 股上市共有 12 家(勝藍科技已報材料),新三板上市公司共有 10 家。
主板企業:14 家連接器上市企業下游領域主要集中在汽車、通訊以及消費電子領域,部分設計國防軍工以及軌道交通領域,除成功外延擴展發展其他領域的公司外(立訊),主營連接器領域的公司營收利潤體量較小(18 年營收 70-80 億元的有三家,營收體量小于 50 億元的為主),此外除國防軍工等領域外,凈利率處于中低水平。
新三板企業:國內新三板上市連接器公司共有 10 家,涉及的連接器領域較為廣泛,包括通信、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均在 2015 年之后上市。體量較小,18 年營收均在7 億以下,除連接器貿易銷售及高端軍工領域外,其他連接器廠商盈利能力較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
”
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